(来源:“沧州博物馆”微信公众号)
贾黄中(940—996年),字娲民,沧州南皮县人。北宋名臣,唐朝宰相贾耽八世孙,水部员外郎贾玭的儿子。
后周显德元年,举进士出身,授校书郎、集贤校理,迁著作佐郎、直史馆。宋太祖时期,历任左拾遗、左补阙、定州通判,判太常礼院、岭南采访使、宣州知州。宋太宗即位,迁礼部员外郎。太平兴国二年,出任升州知州,为政简易,政绩卓著,历任驾部员外郎、知制诰、知贡举、司封郎中,充任翰林学士,执掌吏部选才事务。端拱初年,加任中书舍人兼史馆修撰。淳化二年,拜给事中、参知政事,成为宰相。外放治理襄州、澶州,迁礼部侍郎兼秘书监。
至道二年,病逝,时年五十六,获赠礼部尚书。
冯道(882年-954年),字可道,号长乐老,瀛州景城(今河北沧州西北)人,五代十国时期***宰相,历经四朝十代君王,世称“十朝元老”。
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,历仕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四朝,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、后唐明宗、后唐闵帝、后唐末帝、后晋高祖、后晋出帝、后汉高祖、后汉隐帝、后周太祖、后周世宗十位皇帝,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,始终担任将相、三公、三师之位。
后周显德元年(954年)四月,冯道病逝,追封瀛王,谥号文懿。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,对他非常不齿,欧阳修骂他“不知廉耻”,司马光更斥其为“奸臣之尤”。但他在事亲济民、提携贤良,在五代时期却有“当世之士无贤愚,皆仰道为元老,而喜为之称誉”的声望。